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 个人中心 设为首页收藏此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招商动态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部分市直部门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市发改委:“五个突破” 推动工业和园区发展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市发改委认为,结合全市发改工作实际,必须采取“五个突破”,才能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必须在规模总量上实现大突破,推动工业快速壮大规模。我市作为“三线”时期建立的老工业城市,依托煤炭、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体系,一度成为全省工业的先锋。但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方位中,六盘水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注重发展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壮大其它优势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在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必须在结构优化上实现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发展。一方面,我市是“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城市,是典型的“一煤独大”,支柱产业单一,缺少替代产业;另一方面,我市轻重工业比重严重失衡,对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的极度依赖是我市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一旦这些重工业处于产业发展低谷期,全市经济发展将陷入停滞。因此必须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替代产业,减少对单一支柱产业的绝对依赖,构建健康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必须在技术创新上实现大突破,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市工业大而不强,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性改变。必须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原则,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拉长煤炭、电力、钢铁产业链,优化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技术结构,实现产业从资源粗加工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转变。

必须在平台支撑上实现大突破,推动园区能级快速提升。我市在园区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方面是园区的主导产业不清晰,差异化发展不足、同质化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我市园区龙头企业不多,对配套产业拉动作用不大。必须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引导新建企业向园区集中布局、集群发展,拓展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园区发展能级的快速提升。

必须在项目建设上实现大突破,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必须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谋划布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抓紧把产业投资、民间投资的占比提起来,以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打造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思路是提高监管质量,努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市场服务环境。

高质量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新型工业化及产业大招商营造更加便民利企的市场营商环境。一是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二是持续推进准入制度改革,三是深入推进登记便利化改革,四是着力强化市场主体培育。

高质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新型工业化及产业大招商打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是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二是加大重点领域监管执法。,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高质量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为新型工业化及产业大招商铸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市场安全环境。一是更加重视疫情常态化风险防控,二是更加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三是更加突出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四是更加突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

高质量推进“两个战略”深入实施,为新型工业化及产业大招商打造更有活力的市场服务环境。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质量工作,二是着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三是强化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四是提升标准引领和支撑,五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对专利等知识产权重视不够,企业申报发明专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相对滞后;二是品牌建设方面仍需加强,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产品质量意识不强,自主品牌内生动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发展效益不理想,品牌建设与经济社会质量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针对上述问题,该局将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减负”;二是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强基础。

市自然资源局:提高资源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工作中,市自然资源局结合职能工作实际,积极作为,努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突出规划引领。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产业专项规划,强化产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各类专项规划的协同,做到规划“一盘棋”。摸清现状、做好谋划,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化的良好态势。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利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方面促进工业产业集中化、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促成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格局。

强化要素保障。科学编制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全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七大产业板块为重点,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力度,做好矿产资源要素保障。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建立“招商地图”,优先安排使用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算清土地效益大账,综合评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内容,坚持“亩产论英雄”。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配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结合部门职责,认真梳理涉及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用地政策,向企业和群众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坚持打造“四个一”工程:部门协同、相关业务“一厅办”,信息共享、并联业务“一窗办”,减证提速、一般业务“一次办”,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所有业务“一网办”,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针对目前存在的用地保障压力大、违法用地形势严峻、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低等问题,下一步,该局将强化规划引领,落实用途管制,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让企业和群众深入了解国家及地方的优惠政策、服务政策、审批政策等,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市生态环境局:促进高效、健康、绿色发展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思路是结合自身职能,全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效、健康、绿色发展。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效率,促进高效发展。继续深化“放管服”工作内涵,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改革工作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制定更为便捷高效的环评审批流程,推动实施“互联网+环评审批”、“互联网+排污许可”等便民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许可服务效率。在保障项目环评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加快企业落地速度,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健康发展。进一步指导全市各开发区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工作,确保规划环评与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交通、能源、矿产资源等规划有效衔接。结合开发区规划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开发区内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推动形成环境布局合理、产排污监管有效、污染物规范处置、环保基础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绿色开发区。,提前谋划预留产业项目发展落地发展所需的环境容量,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指导政策,保障我市产业项目能够健康顺利落地。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指导力度,促进绿色发展。积极督促新型工业化项目落实好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指导项目业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污染防治设施,并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实现各类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杜绝环境风险事故、违法排污事件的发生,确保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市能源局:立足资源优势 搞好延链强链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市能源局突出抓好能源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五各方面狠下功夫,立足资源优势开展产业大招商,进一步延链强链。

鉴于目前全市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产业发展,煤炭行业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矛盾突出,我市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对外招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下一步该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在规模总量上狠下功夫。一是持续推进煤炭产业提质扩容。二是做大电力规模。三是大力实施新能源产业提升行动。

在结构优化上狠下功夫。一是持续优化煤炭产业集中度。二是推进电源清洁高效、多元协同发展。

在技术创新上狠下功夫。一是推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二是持续优化煤炭生产技术结构。三是全面推进现役煤电机组开展节能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参数改造及智能化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水平。

在产业招商上狠下功夫。一是在“获得电力”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上着力,推动煤电联营和电力市场化交易,争取我市更多大用户企业参与省电力市场化交易。二是充分发挥政企合作平台作用。三是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支持。

在煤矿安全上狠下功夫。一是严格管控高危作业,对正常生产建设煤矿采、掘、机、运、通等主要系统,水、火、瓦斯、顶板、煤层等灾害治理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二是重点盯紧30和45万吨/年的煤矿,严防列入关闭退出煤矿上演最后的疯狂,严防技改可能的煤矿边生产边技改,盯紧瓦斯超限频繁煤矿,严防瓦斯治理不到位冒险蛮干违法组织生产建设。三是严格落实长期停产停建煤矿行管部门、乡镇干部、驻矿安监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四人联系盯守工作措施,严防死灰复燃。(记者 翟汉元)

贵州黔桂天能焦化有限公司。

葵花药业集团(贵州)宏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水城经济开发区玄武岩接丝车间。

市政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